倉庫管理的KPI會因應自動化和資訊化改變嗎?

Chia
4 min readMar 15, 2020

--

因應資訊化和自動化,我們還能用同樣的KPI去評估倉庫經營的績效嗎?倉庫管理的思維應該如何調整與改變?

最近在研究倉庫管理的KPI,也正好看到一篇文章「 The changing face of warehouse change management 」講述科技改變了倉庫內人工的作業方式,在倉庫管理的思維上應該如何看待工作者的價值,以致影響我們應該如何評斷倉庫的績效,覺得深有同感,分享給大家我的想法!

傳統上我們都會用生產力(Productivity)、作業時間(Cycle time)和正確率(Accuracy)去評價一個倉庫和每個工作者的績效,但在一個大家積極推動資訊化和自動化科技引導和提升作業績效的時間點,我們應該怎麼重新去看待這三大指標,或甚至應該用不同的角度評估倉庫管理的優劣!?

Ref. RIEL ZAMBELICH/WIRED https://www.wired.com/2014/06/inside-amazon-warehouse/

為什麼需要改變

毫無疑問的「成本」和「時間」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過去「人」會是倉庫內最昂貴的成本,所以通常很直接的我們會以每小時每人能完成的作業量來評估「生產力」的高低,也會以每個訂單、品項的平均處理時間來比較「作業時間」的差異。

但在一個資訊化程度高的倉庫,倉庫策略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有因應作業特性調整規則組,完全影響了一個倉庫效率的高低,所以當你看到平均訂單出貨時間由4小時變為6小時,其中可能的原因太多了,可能是:

  1. 訂單結構改變,並沒有調整釋放訂單的節奏,導致人員閒置但同時又有訂單積壓
  2. 活動商品或高訂購率的商品擺放在偏遠的地方
  3. 人力分配不均,揀貨完成的商品沒人包裝
  4. 缺貨導致訂單無法下發揀貨,或下發揀貨但無法完成

其實大家應該可以發現,「人」通常不是左右效率最重要的關鍵!
更遑論一個自動化的倉庫,機器已經取代人大部分的作業,前後作業功能間串接的流暢性會更加影響整體的產出。

最難推動的改變

綜合以上的論述,結論會是「人力的管理」已經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而且甚至更重要,只是需要全面的改變管理的思維!

過去因應這些倉庫處理作業的變動(如:訂單結構的改變),多數的倉庫經理都會告訴你,我們需要「經驗」和「彈性」去配合現場的人力,以控制如何釋放波次、擺放商品及調度不同工作間人力,但人腦真的有辦法思考這麼複雜的問題嗎!?

特別是在商業模式變動快速的電商產業,當你依循著每天的經驗去決定:

  • 商品應該怎麼補貨到揀貨區?熱銷商品區應該多大?
  • 每個小時下發一次訂單?
  • 揀貨和包裝人力的比例應該是5:3?

這時候經驗真的幫到忙了嗎?還是反而把人力變成整個倉庫瓶頸!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每個揀貨或包裝站點的處理量很穩定甚至每個工作人員都競競業業衝來衝去,為何訂單的處理時間反而增加了?

最好的時機

台灣倉庫的資訊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各個倉庫幾乎都有WMS(倉儲管理系統),相信大家也都已經利用資訊化所能搜集到的數據,當作很好的策略擬定和經驗判斷的依據。

而在自動化後更細微的管理就決定倉庫績效的優劣,我會說在符合時效的前提下,最快不一定是最好,當人變為輔助機器的角色,能夠最妥善的利用機器的優勢平均產能,而使總體成本最低的倉庫,會是最好的倉庫!

而在空間、設備等等資源不變的前提下,在WMS中有更完整的策略中心,去有邏輯的因應商品組合和訂單結構的改變,控制工作的下發、聯繫設備作動、預測需求人力並引導人員作業,就會是提升倉庫績效的關鍵!
(下次再分享怎麼判斷WMS的等級,以及依據作業需求選擇適合層級的WMS。)

--

--

Chia

分享關於物流自動化、電商產業與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 Warehouse Automation & Robotic | E-commerce | Supply Chain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