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業務需求、導入時間與自主性,選擇與倉庫內自動化設備以白箱、黑箱或灰箱的方式對接!
若你開始考慮要將你的倉庫做不同程度的自動化,不論是選擇立體庫AS/RS、Shuttle或AGV機器人,在選定解決方案後,下一步要思考或是您的設備商會問你的就是:你ERP或WMS要怎麼和自動化設備對接!?
一、為什麼需要對接?可能的系統架構!
借助HAI Robotics一個最簡單的系統架構圖,這裡所指的系統對接是:
將「上位系統:現有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畫系統)或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倉儲管理系統)」所擁有的資訊(入庫資料、商品資訊、庫存、訂單資訊…),依照「下位系統: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需求藉由API(什麼是API?)自動且互相的傳輸。
目的是:
- 將「ERP或WMS」的入出庫等操作任務發送給「自動化系統」執行
- 確保兩套(或多套)系統擁有一樣的庫存等資訊
基於以上兩個目的,自動化系統就有下可能的架構:
- iWMS:具有完整WMS內容,引導及儲存所有倉庫內相關資訊
- ESS(Equipment Schedule System,或常稱為WES, Warehouse Exclusion System):通常包含引導自動化相關的倉庫作業、排定任務優先性和儲位管理等3大部分功能,但通常關於商品應該放在哪個位子及訂單應該如何整併由上位系統WMS負責
- WCS(Warehouse Control System):控制設備或機器人的調度或作動,可以把它想成是遙控車的搖桿,負責控制設備走行、舉升或插貨等等動作
二、黑箱 v.s 白箱(v.s 灰箱)
黑箱對接:自動化系統使用WCS架構
來自於大家常說的「黑箱作業」,指的就是對於上位的ERP或WMS而言,整個自動化系統就像是一個大黑箱,你可以想像兩個系統的溝通就像是在餐廳的那個送貨窗口,前台的服務生將點完的單子放在窗口,後台就會自動將餐點完成並放在窗口上,管他是廚師做的還是機器人做的!當然直接來說在上位的WMS來說,所有在自動化儲區的商品就是在一個超大的儲位上,兩個系統只同步這個儲位的總帳。
白箱對接:自動化系統使用iWMS或ESS架構
你可以想像鼎泰豐的透明廚房,代表上位系統對於自動化系統的中商品的位子、任務處理的進度、還有多少空位或資源都大權在握!所以兩個系統必須共同維護,每一個儲位的帳務(有多少的禍及貨物進出),而自動化系統則只負責設備的控制和調度。
灰箱對接:自動化系統使用ESS架構
藉由黑箱與白箱之間,依照客戶業務需求,自動化系統以黑箱為主,但上位系統掌握部分必要的管理能力和資訊,如:儲位的種類、訂單的時效性、管理品類的大儲區等。
三、要怎麼對接,可以這樣來思考!
基本上一個成熟的設備供應商或系統集成商,都應該有完整的能力提供黑箱到白箱等等不同程度的對接,而對於使用者而言可以從下面3點去決定:
- 公司IT團隊可以提供的支援:若越高則建議選擇白箱,越高代表能自主的配合業務控制自動化區域作業的邏輯,但相對維護成本也多落在公司上。
- 對於業務掌控需求的強度:若越高則建議選擇白箱,越高也代表改動的可能性大,若選擇白箱則可自由的監控並依需求修改自動化區域作業。
- 自動化系統上線的急迫性:若越高則建議選擇黑箱,省略公司內部WMS需因應自動化設備調整邏輯的開發量!
最後的最後…
選擇黑箱或白箱的對接方式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當然就設備供應商的角度,若客戶選擇黑箱就可以提供比較完整的產品,對於效率的優化也有比較高的彈性可以依照過去其他用戶的使用經驗調整。
對於客戶而言,選擇黑箱對接是相當輕鬆而簡單的即便目前沒有WMS系統也可以,通常對接的工作可以在1個月內完成,對現場的管理就是陸續將貨由各個儲區移到自動化的那個儲位;但若已有完整的作業方式或商業模式會常常調整(如:電商平台),則選擇白箱會是較好的做法,自動化系統的成本也應該相應較低,但同時也需要有內部的開發團隊支應相關的新需求開發或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