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看到的系統產品管理團隊的編制、面對的stakeholder和每天要做的事,但相信不同的團隊差異應該很大!
職責:每天都在做什麼事
- 搜集需求:
(1)來自直接、間接使用者反饋的使用建議(通常都很小、很直接)
(2)來自研究其他系統、趨勢或是配合商業策略改變的需求(通常都很大、很難也不太容易推動,但通常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 定義需求,並做些研究和數據分析
- 將需求發展成方案和需求建議書(建議!不一定最終的方案!)
- 再次和使用者溝通方案的可行性和疑慮 > 修改需求建議書!
- 和開發團隊討論商業需求 > 再次和使用者確認需求 >再次修改需求建議書
- 判斷優先性並排期
- 檢討開發寫的開發規格書 > 再次和使用者確認需求
- 追蹤開發進度,並掌握即時的使用者需求
(可能在開發期間需求突然就不重要了!或改變了!) - UAT(user acceptance testing):內部測試 >寫腳本 >外部測試 >回報bug退回開發/通過測試排上線版本
- support每天日常使用的異常排除
- 將新功能變成KPI每天追蹤是否解決了問題?使用率…
團隊內應該要有什麼角色
- Product manager:可能分功能、分國家、分專案等等…
- Team lead:負責外部資源溝通、整體開發優先性的協調、工作分配
- 數據分析:內部的,主要協助追蹤系統及新功能的績效
團隊外每天要面對的stakeholder
- 直接使用者和間接使用者(他們的主管或是BD team…)
- 開發團隊
- 數據團隊
- UI 設計團隊
- 商業策略擬定團隊
還是像我之前說的與其說在創造一個產品,更多的時候像是父母,在呵護並照顧及處理著產品每天在發生的問題!更像是個support的角色!
或許也要從一個當父母的角度,去看怎麼才可以成就感和如何會對自己的產品感到驕傲!?